揚州發布記者 陸康潔
社區防控任務重、壓力大、風險高,身處社區一線的工作人員應當如何做好自身防護?在我市舉行的第30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,蘇北人民醫院公共衛生管理科主任竇英茹介紹,社區是基層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線,排查管控任務重、壓力大,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封閉封控小區政策的逐步調整,在開展好防控工作的同時,社區一線工作人員做好自身防護也是重中之重。因此,她建議在今后一段時期內,身處社區一線的工作人員們要特別注意以下這些事項。
首先,繼續做好全民疫情防控的宣傳。作為社區一線工作人員,要落實社區網格化管理綜合防控措施,持續開展宣傳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,加強防控政策、防疫知識宣傳,增強全體居民自我防護意識,有問題早匯報、早處理。
其次,要根據所在社區風險等級、不同工作的要求,做好相應防護用品的正確、合理使用,做好自身基本防護。
中風險地區的工作人員,如:
垃圾清運員:建議穿戴工作服、一次性工作帽、一次性手套和長袖加厚橡膠手套、防護服、N95 口罩、防護面屏、防水靴套、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。
核酸采集協助人員:建議戴一次性工作帽、一次性乳膠手套、防護服、N95 口罩、防護面屏、靴套;
負責居民日常生活用品送貨上門的配送員: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級別口罩、戴一次性手套;
小區進出口秩序維護員: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級別口罩、戴一次性手套;
對于一線工作人員,還要養成自身防護的一些衛生習慣:
第一步,注意手部衛生。手衛生是新冠防控的重要環節,社區工作者每天要接觸很多物品,所以一定要“勤洗手,正確洗手”。
第二步,守牢“一米”底線。在日常社區工作中,做到保持“一米禮儀”,做到無特殊不直接接觸原則。
第三步,正確佩戴口罩。建議公眾選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、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護級別口罩;口罩佩戴要符合要求,充分包裹口鼻,鼻夾要壓實;口罩使用最長時間不超過8小時;使用中手不觸碰口罩外層,口罩有潮濕或污染時及時進行更換;一次性使用的口罩要做到一用一換,使用后及時按要求丟棄,不可重復使用。
第四步,做好家庭防護?;丶液蟮谝粫r間要進行淋浴洗澡,更換的衣物不可堆積,要及時清洗,陽光爆嗮;加強室內環境和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預防性消毒,加大環境消毒頻次,同時做好垃圾、糞便和污水的收集和無害化處理;每日做到開窗通風2-3次,每次30分鐘以上;
最后,不冒進、不害怕、不恐懼,共同抗疫,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,科學防控,防止社區感染發生。